首页 > 环保设备网

逾百亿级产业站上风口 海水淡化迎规模化利用拐点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19-09-18 04:22:30
热度:73

逾百亿级产业站上风口 海水淡化迎规模化利用拐点【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2016年的海水淡化产业注定不平凡。先是利好新政释放的积极信号,而后多起并购案打破了市场的平静。后,随着整体

【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2016年的海水淡化产业注定不平凡。先是利好新政释放的积极信号,而后多起并购案打破了市场的平静。后,随着整体产业链走向规模利用的新纪元,也意味着海水淡化春天渐行渐近。但更为利好的消息是,进入2017年后的海水淡化应用市场依旧余温不减。


逾百亿级产业站上风口海水淡化迎规模化利用拐点
向大海要水喝!如今,这样的口号已不再新鲜。随着绿色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作为“开源”的重要补给储备,海水淡化被视作“解渴”沿海的首善之选。在经由从“没人要”到“抢不到”,直至回归市场平静后,以海水淡化为代表的蓝色引擎正加速驶入产业佳境。
通常来说,资源的价值属性体现在其日趋稀缺的使用功能,而海水资源是为数不多仍在不断上扬的资源之一。公开资料显示,海洋中富含近9成的淡水资源,随即蒸发后重回内陆河湖。也就是,与自然界水资源循环流动方式如出一辙,海水淡化技术旨在用过开拓水资源利用形式,以增量水资源供需补给。因而,除了提升用水效率、打造南北互济的输水线外,海水淡化成了破局水资源短缺的关钥。
密集释放的政策利好已将海水淡化推至风口。国家发改委2016年底印发的《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未来4年内,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将达到近200万吨/日以上。同样是到2020年底,在海水淡化利用驶入规模化利用关键时期,整体产业链日趋完善的同时,应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实困境。
与两年前100万吨/日总产能相较,此次既定目标新增近一倍。时间来到2017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再次为海水淡化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即积极培育包括海水淡化在内的新兴战略产业,并终将其打造成海洋经济的重要着力点。具体来看,为契合蓝色经济的强势崛起,“十三五”期间将围绕新动能、新模式的变革思路,设立近20个海洋经济示范区。
而事实上,比上述《规划》更为急切的,则是我国“缺水”的现实。据人民网此前报道,全国657个城市中出现缺水情况的就有300多个,其中包括天津、大连、青岛、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更属于极度缺水地区。即便兼具南水北调与地下水双重补给,水利部公布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仍传递出水资源短缺压力:截至2030年,沿海区域缺水量仍将达到近200亿方。
政策与市场双重利好驱动,催暖了当下资本市场对海水淡化产业的预期行情。水处理企业积极跑马圈地,寻求深度合作,新兴业态模式不断涌现。众多业界人士指出,更多跨界合作企业开始关注海水淡化,注重膜处理工艺体系,进去了原来未曾进入的领域。有些企业正在研究制造更为节能降耗,可实现绿色循环体系的淡化海水。这些新模式也正带动海水淡化产业提速至“黄金时代”。
仅在2016年,多起并购案掀起了海水淡化的市场涟漪。初打破海水淡化领域平静的是巴安水务。在其宣布高价收购瑞士水务后,再次以近100万欧元的天价对德国水务企业ItN进行股权收购。众多业界人士指出,被巴安水务相继收购的两家企业,前者拥有具备国际水准的海水利用技术应用体系,后者则是以反渗透工艺雄踞海水淡化市场份额。而通过上述大动作,巴安水务加速布局海水淡化领域的发展战略不言自明。
加速在海水淡化市场跑马圈地的不仅仅是巴安水务。也近乎在同一时间,天壕环境随即将以脱盐技术著称的赛诺水务收入囊中。来自媒体的报道消息称,“央字头”中交建相中的则是全球大的海水淡化企业IDE。迄今,这笔备受业界瞩目的海水淡化并购案尚未敲定。除了上述两家企业外,碧水源、首创股份、中国核电、南方汇通、首航节能等业界翘楚也正在海水淡化领域蓄势起飞。
而等着“掘金者”们的,将是急邃增长的市场投资体量。业界普遍预测,随着海水淡化产能日渐走高,仅就制造工程环节就可达到百亿级别。那么,“十三五”期间的海水淡化市场能否将实现换道超车,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