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吉林省环评审批“靶向”发力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0-05-15 09:02:34
热度:58

吉林省环评审批“靶向”发力不到一个月时间,吉林省长春北湖科技开发区分区规划调整环境影响报告就完成了审查的全部流程。对开发区而言,这样的“加速度”,激发了园区

不到一个月时间,吉林省长春北湖科技开发区分区规划调整环境影响报告就完成了审查的全部流程。对开发区而言,这样的“加速度”,激发了园区的发展活力,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是吉林省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环评审批是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的前提。截至目前,吉林省共审批复产复工项目81个。

“高质量做好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工作,实现‘三缩减、两提高、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和服务。”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韩良说。

“三缩减”就是下放审批权限缩减审批链条,简化审批流程缩减审批时限,实行目录管理缩减审批范围。“两提高”就是通过推行区域环评实现总量和空间管控,提高区域环境质量;通过加强对环评编制和评估机构的管理,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构建信用评价体系,提高环评报告质量。“一服务”就是通过打造环评咨询专家队伍,充实完善专家库,不断强化对地方和项目单位的常态化服务。

提效减负按下“加速键”

今年2月,吉林省生态环境厅与省发改委牵头的项目中心密切协作,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环评审批重大项目清单,对重大项目实行超前介入、主动对接、跟踪服务、定期调度,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助力项目尽早落地。省生态环境厅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时限已由法定的60(30)个工作日,缩短至实际的25(12)个工作日,缩短审批时限达到60%。

近日,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又出台《提升环评审批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高质量发展十三项举措》,建立起领导挂帅、系统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环评审批服务,最大限度做到网上受理和“不见面”审批,深入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大幅提高技术评估效率。

“吉林省以清单方式明确不纳入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类型,全省1/4的建设项目将不再需要办理环评审批或者备案手续,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省生态环境厅环评与排放管理处处长王茉说。

此外,落实建设单位、环评单位、专家组、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评估中心五方互动机制,及时解决评估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疫情期间,吉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推进重点项目技术评估进程,采取不见面的函审形式,技术审查了19个项目环评报告,其中建设项目环评14个,规划环评5个。

告知承诺送去“及时雨”

按照“有收有放、放管结合”的原则,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制定出台了《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设项目目录(2020年)》。

“新目录下放了14类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建设项目审批权限,上收了4类环境风险较大的建设项目审批权限,涵盖了24个行业的42个项目类别,新目录实施后,省以下生态环境部门环评审批数量将达到99%左右。”王茉说,这充分考虑全省实际情况和基层生态环境部门的承接能力,将进一步优化省级及以下生态环境部门审批权限。

吉林省还加快推进生猪规模养殖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切实保障生猪生产市场供应。省生态环境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落实全省生猪规模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告知承诺制的通知》,推进落实了生猪规模养殖项目环评告知承诺制改革。

截至目前,农安县、通榆县、长岭县、吉林市龙潭区共有5个项目正在告知承诺制审批中,14个拟开工建设项目将开展告知承诺制。这项举措省去了技术评估和修改环评报告的过程,生猪养殖项目从谋划到落地时间缩短了大约一至两个月。

把脉问诊开出“体检单”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推行基础材料共享互通,进一步压缩环评报告编制时间。推动第三方技术单位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将环评工程师业绩纳入诚信管理,鼓励技术咨询单位开展“环保管家”式项目全周期、全链条技术服务。

推动“三线一单”成果应用,“管用”“好用”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关键。吉林省充分发挥在政府综合决策和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形成“区域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的联动管理体系。

除此之外,还充分发挥专家技术支撑作用,形成“坐诊”与“巡诊”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为地方政府、企业、项目把脉问诊,开方治病。

去年6月,省生态环境厅开展了“环保专家进基层”活动,组织11名省内顶尖环保专家深入基层,提供跟踪服务。截至目前,环保专家共深入基层50余次,对吉林通钢、一汽集团、松原石化等多家企业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现场指导和跟踪服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8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