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塞上湖城迎北飞候鸟,银川将再现“七十二连湖”胜景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0-04-09 12:03:50
热度:69

塞上湖城迎北飞候鸟,银川将再现“七十二连湖”胜景随着湖泊湿地治理工程推进,银川市水域环境明显改善,每年冬春季节都会迎来大批候鸟驻足停歇。近日,宁夏银川市迎来大批红嘴鸥。今年4月初,

随着湖泊湿地治理工程推进,银川市水域环境明显改善,每年冬春季节都会迎来大批候鸟驻足停歇。近日,宁夏银川市迎来大批红嘴鸥。

今年4月初,银川迎来大批的北飞候鸟红嘴鸥。斑嘴鸭、小天鹅、白琵鹭、赤麻鸭、凤头鸊鷉等候鸟也将陆续抵达,其中不乏珍稀鸟类。

近年来,银川市政府坚持“生态立市”原则,通过扩湖拓面、退田还湿、连通水系等一系列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冬春时节引无数候鸟驻足停歇,“塞上湖城”实至名归。

“人鸟共生”风景吸引世界目光

“红嘴鸥主要在每年3月到5月、8月到11月两个时间段造访宁夏,去年过境银川的数量超过了3万只。”银川湿地保护中心主任王筱平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2月至3月,以红嘴鸥、斑嘴鸭为首的“先头部队”到达银川;4月初,大批次候鸟将陆续到达。

据王筱平介绍,虽然在市区的燕鸽湖等公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但主要在鸣翠湖、鹤泉湖、黄沙古渡、滨河湿地和黄河边聚集较多,“特别是黄河滩涂湿地,那里是大型鸟类迁徙的必经之路”。

资料显示,银川湿地的野生鸟类共有240余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7种,分别为黑鹳、中华秋沙鸭、遗鸥、金雕、白尾海雕、小鸨、大鸨;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白琵鹭、大天鹅、灰鹤、角鸊鷉等19种;自治区级保护鸟类24种。

这些稀有鸟类的现身不仅让宁夏人感到稀罕,更吸引了全国各地鸟友和摄影者的目光,争相一睹它们的风采。

多措并举,重塑“塞上湖城”名片

银川之所以成为候鸟的天堂,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大力实施的生态保护和湿地建设。

红嘴鸥的出现,是银川市生态环境向好的最好证明。其实,银川平原得黄河灌溉之利,自古便沟渠纵横、湖泊棋布,历史上城内外更是有“七十二连湖”之说。然而随着城市扩张、农业用地等原因,曾经的湖泊群日渐萎缩。不仅没有连上,部分甚至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理念的提高,同时为重塑“塞上湖城”风采,银川市开始对全市水系整治建设工作进行整体规划。自2002年起,银川启动了三大水系建设,共同发力。中部水系典农河,总长180公里,建成于2005年,从青铜峡一路向北到石嘴山沙湖,将七子莲湖、宝湖、华雁湖等全市东部大小湖泊串在一起,对农业排涝、夏秋防洪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效能。

东部水系滨河水系,总长50公里,建成于2018年,从永宁县中干沟至贺兰县北大沟,它通过沿线人工湿地扩建扩宽78公里,将全线水系打通,使这条线成为景观线、防洪线和交通热线。

西部水系银西河,总长24公里,预计今年竣工,从高家闸沟至西夏热电,既可美化城市景观,更为西部农田排涝发挥巨大作用。

生态立市,“七十二连湖”指日可待

在银川市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银川湿地已成我国西部及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重要的迁徙路线和栖息繁殖地;2018年更是荣获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将“湖城”这张名片推送到世界面前。

“过去十几年来,银川坚持湿地‘只增不减’‘只扩不缩’原则,累计投入30多亿元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王筱平说。

河湖水系连通整扩,湿地生态修复保护,水系岸线提升改造;“龙须沟”和黑臭水体加大治理;鸣翠湖、丽景湖、海宝湖、燕鸽湖、七子连湖等湖泊被列为重点保护湿地……随着一系列举措的推进,银川市的湿地面积开始逐步恢复。

目前,全市已有5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6处自治区级湿地公园、近200个自然湖泊和沼泽湿地。湿地面积约1.92万公顷,湿地率达10.65%,湿地保护率达到78.5%,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湖泊有130多个,给人以“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错觉。

“提起大西北,我们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漠孤烟直’,没想到能在银川看到这么美的湖色,一点都不输烟雨江南。”记者在宝湖湿地公园见到浙江出差来宁的赵先生时,他难掩兴奋之情。

今年,银川市将继续开展滨河水系湿地修复工程及黄河滩涂湿地修复工程,同时海宝公园、宝湖公园等也将建设生态浮岛,为鸟类搭建更多栖息平台,为市民提供更大休闲场所。

“七十二连湖”胜景再现,银川距离这一天越来越近。